没确定关系第一次约会注意什么(第一次约会注意什么)
产量超过千万吨煤炭企业有53家,其中9家企业产量超过了亿对。
河北省提出,唐山、廊坊、保定、沧州4市年内基本完成低硫优质煤替代劣质煤,其他市和省直管县(市)要争取早替代、多替代。煤炭运输、销售基本实现封闭管理。
为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能源局联合发文,将空气质量较差前10位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排在较差前11-20位的城市作为预警城市,河北省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廊坊7个市被列入2015年重点城市,沧州、秦皇岛2个市被列入预警城市。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建成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河北省要求各地特别是重点城市要制定煤炭减量工作方案,将控煤任务分解落实到重点耗煤企业,确保煤炭消费实现负增长。5月27日,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提出今年实现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8%。今年,河北省将实施9大措施控煤,实现全省煤炭消费比2014年净削减500万吨,新上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
打好控煤歼灭战,是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头等大事和主攻方向。全省完成3743台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煤企向来非常重视地企关系,一方面怕得罪地方政府,难以维持正常生产。
有些地方则把这种被照顾作为硬性规定,硬性索取。所以,一直以来,不少煤企赔尽小心,赔得尽心尽力,而地方政府也拿得理直气壮,要得毫不客气。5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谁拦停了拉煤车辆》一文,对此进行了报道。任何一方欲壑难填、一味索取,都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和谐共进的局面都难以持久。翻翻产煤大省近期工作计划,依然可见鼓励、督促煤企投入大量资金上新项目的字眼。
就运煤问题,一些煤企人士告诉笔者,很多都是为照顾地方利益、维护地企关系,用当地运煤车队拉煤。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该企业下属20多个煤矿和洗煤厂被迫停产半个月。要保障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各方利益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和谐共进的局面都难以持久。
所以,一直以来,不少煤企赔尽小心,赔得尽心尽力,而地方政府也拿得理直气壮,要得毫不客气。就笔者所知,煤企为所在地免费供煤、修公路、建小学、捐款等,雷锋行为比比皆是。煤矿不过就是想招个标,签个正式合同,降低管理成本,咋就这么难?地方政府干预企业内部经营行为,合适吗?当前,很多煤企市场环境不佳,经营困难,看过报道,笔者对有些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不禁心生忧虑。5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谁拦停了拉煤车辆》一文,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所谓的黄金十年里,从煤矿身上揩油的事不足为奇。煤企向来非常重视地企关系,一方面怕得罪地方政府,难以维持正常生产。
就运煤问题,一些煤企人士告诉笔者,很多都是为照顾地方利益、维护地企关系,用当地运煤车队拉煤。一家煤炭企业,因遭遇经营困难,想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入正规运输公司,节约成本,没想到竟引发一系列地企纠纷,进而地方政府对此进行干预,搞得企业有苦难言。
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确实会给当地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作为国企,惠及一方民众,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断人生路,无异于自寻死路。即便是今年,在国家早已明令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情况下,该企业依然被告知要缴纳上述基金。地方政府不顾煤企当前困境,希望依靠投资拉动当地GDP增长的思维依然疯狂蔓延、顽强生长。有些地方则把这种被照顾作为硬性规定,硬性索取。但愿企业和地方政府,各尽所能,互利互惠,共同维护好地企关系。
翻翻产煤大省近期工作计划,依然可见鼓励、督促煤企投入大量资金上新项目的字眼。任何一方欲壑难填、一味索取,都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该企业下属20多个煤矿和洗煤厂被迫停产半个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炭脱困,要求为企业减负,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可在有些地方,煤企穷得只剩一把骨头,还有人挖空心思来敲骨吸髓。要保障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各方利益。
据笔者了解,去年7月,内蒙古一家国有煤企在停产减产、亏损高达40亿元的情况下,还要被迫按照核定产能向地方政府上缴几亿元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这便是张绍强的煤炭清洁利用战略蓝图。现在发展的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先把烟煤的挥发分和硫分去掉,并回收利用这些附加值更高的物质,所剩下的半焦,恰好是需要散烧的清洁燃料。燃煤电厂下调上网电价时,给超低排放电厂留了一些优惠,普通电厂上网电价降2分/千瓦时,对采用燃煤超低排放电厂,给予部分成本摊销。
除了碳排放以外,其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均按照燃气机组的排放限值来执行,这样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量还小于燃气机组,可以说比现行燃气发电还清洁。方君实谈到,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水平及应用规模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但由于煤炭消费总量大,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先进技术应用比例相对较低,替代落后技术需要大量投资和建设周期,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推广半焦等清洁散烧燃料上,有些地方政府通过每吨补贴200元至300元的方式,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全面推广,并非坦途。
目前在京津冀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应用。煤炭分质分级利用,也是煤炭企业自发探索的。
神华集团进行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制了新型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这个技术为稳住占煤炭消费近半的电煤消费找到了第一条出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会长张绍强说。张绍强说,从环保角度讲,应控制污染物排放,去干涉发电企业必须用什么燃料就越位了。
目前全国燃煤工业锅炉保有量50多万台,年燃烧煤炭近7亿吨。但煤炭企业属于上游生产行业,不是下游消费行业,就算有再好的清洁利用技术,用或不用,全由消费者决定。
我国所使用的工业锅炉都是落后的链条炉,还有大量固定炉排的小锅炉,燃烧效率低,几乎没有加装任何净化排放物设施,几十年来无甚改观。近几年,由于雾霾问题,我国控煤之声更为喧嚣。
从行业自身来说,要稳住煤炭消费,不能将命运放在别人手里。推广难,清洁求生还有很长的路对于煤炭业界来说,这些几乎可以看作清洁求生的技术,最积极的研发者是相关煤炭企业。